新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大明国士 > 第二百零九章 种一颗多疑的种子

第二百零九章 种一颗多疑的种子(1 / 2)

虽说在前元时期,人们对世界这个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,但实际上这个概念依旧非常模糊。

而陈堪凭着自己的记忆雕刻出来的这个地球仪,便是直接将世界这个模糊的概念给具象化了。

朱棣手持地球仪,表情阴晴不定。

陈堪朝朱棣拱手道:“此物乃是臣前些日子偶遇一番邦商人,从那商人手上得到的。”

陈堪随便扯了个谎,反正朱棣又不可能去找那个商人求证,就算他真的派人去找,也不一定找得到。

“番邦商人?”

朱棣的眉头一皱。

陈堪不卑不亢地应道:“不错,据那番邦商人所言,咱们所居住的大地,其实是一颗球体,我们人族就生活在这颗球体的大陆上。

番邦商人已经把咱们居住的这个球体命名为地球,而这个东西便是地球的全貌的缩小版,番人把这个东西叫做地球仪。”

“地球仪?”

朱棣将地球仪放回金翅大鹏鸟的架子上,淡淡的说道:“不过是无稽之谈罢了,若是人真的是生活在一颗球上,那岂不是意味着朕随时有可能掉到天上去?”

说到这里,朱棣的话头忽然止住,蹙眉道:“说起上天,朕听说你制作出来一个新玩意儿,叫什么热气球,你便是用那个东西接走了朕的常宁是吗?”

陈堪嘴角勾起一抹微笑,拱手应道:“不错,不过热气球并非小婿所创,小婿只是在孔明灯的基础上改进了一番而已。”

朱棣失声道:“孔明灯?”

但很快,朱棣便反应过来,眼神之中再次露出惊疑不定之色。

孔明灯能飞上天去,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。

他年轻的时候也曾不止一次的带着徐皇后亲手放过孔明灯。

既然孔明灯能飞到天上,那要是把孔明灯做大一百倍一千倍,能把人带着飞上天去,似乎也不是不可能。

看着朱棣的神色变化,陈堪知晓,他的目的便已经达到了。

陈堪送给朱棣地球仪,根本就没想过靠他的嘴说服朱棣相信自己生活在地球之上。

他只是单纯的在朱棣心里种下一颗多疑的种子。

一般人多疑,无非也就是将疑惑深深的埋在心底罢了。

但帝王多疑,尤其是这个帝王还是个实权帝王,能够轻易的调动这个国家的所有资源。

那么,为了解答自己心里的疑惑,帝王一定会去求证。

而朱棣现在还这么年轻,他有大把的时间去等待别人证明地球是圆的。

以朱棣的性子,一旦他知道了在海外还有那么多的富裕之地,他绝对不会再把目光盯在贫瘠的草原之上不放。

陈堪推动大航海的事情,也就可以顺理成章的完成了。

所以陈堪并没有再主动的给朱棣解释地球仪的事情,而是给朱棣说起了孔明灯的原理。

……

……

“热空气上升,冷空气下降,热空气的质量比冷空气小,所以孔明灯能够漂浮到天上去,这些你又是从哪里知道的?”

朱棣看着陈堪的表情可谓是非常怪异,他绝不信这些知识是方孝孺教给陈堪的。

陈堪道:“回陛下,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工艺官书《考工记》一书,以及大汉时期的鸿章钜作《淮南子》中,便早有对浮力的记载与论述,小子只不过是将浮力运用到现实而已。”

《考工记》这种杂书朱棣自然是不会去读,但《淮南子》乃是经典著作,朱棣还是读过的。

听陈堪说得言之凿凿,他转头看向马和。

马和会意,很快便找来了《淮南鸿烈》一书。

陈堪示意马和翻到《淮南万毕术》,指着上面的“鸿毛之囊,可以渡江。”几个大字。

正色道:“古人早已在水中发现了浮力,并且运用到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。

如造船,大船能在水面行驶,便是因为有浮力的存在,同理,空气之中亦有浮力的存在,只需让物体的质量小于空气的质量……”

“另外,咱们生活在一个球上不掉进宇宙,也是因为地球本身有一种力,小婿把这种力叫做引力,正是因为有这种力,咱们才能在大地上修建城池,在大海上行船,苹果熟了,也不会往天上掉,而是往地下掉……”

陈堪翻着书,成功的将朱棣与马和绕得晕头转向。

听完陈堪噼里啪啦的说了一大堆,朱棣眼冒金星的打断了陈堪。

“停,这些知识你还是留着去和国子监的博士们讨论吧。”

陈堪羞涩一笑,他也知道,对于朱棣这种大人物来说,想要将这种实际到各种机械的运作原理融会贯通,实在是强人所难。

毕竟,他真的很忙,忙到脑子里已经装不下其他的东西。

而站在一旁的马和,看着陈堪年轻的面容,则是在心中生出一股钦佩之情。

初见时,这个驸马傻傻的,差点被马撞死都不知道。

但是今天就他单单对于一个浮力的解释,便足以能看出这个驸马爷确实谈得上博学二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