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笔趣阁 > 其他小说 > 大明国士 > 第三百零九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

第三百零九章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(1 / 2)

坐。”

朱棣伸手示意,便有小太监为陈堪抬来凳子。

陈堪依言坐下,朱棣便问道:“朕听说,你下令将肥皂和香水停产了?”

报复永安和永平的事情,陈堪没什么好隐瞒的。

当然,也没必要说得那么直白,当即点点头道:“回陛下,臣发现肥皂和香水生产的过程出了些纰漏,暂时停工而已。”

香水和肥皂都是陈堪发明的,除了侯府以外,至今还没有人知道配方。

所以生产过程到底有没有出现什么纰漏,全凭陈堪一张嘴。

至于什么时候才能复工,当然也是陈堪说了算。

朱棣沉吟片刻:“也罢,既然生产过程出了纰漏,那就好好的检查一下。”

朱棣这么说,便是默认了陈堪的报复手段。

陈堪微微一笑,没有继续谈论这个话题,从怀中掏出一沓图纸递到朱棣面前,淡然道:“陛下,臣考察了许多地方,还是觉得海军学院的选址放在东河镇要合适一些。”

朱棣伸手接过图纸,缓缓的打开看了起来。

一边看一边说道:“成立海军学院的事情本就是你提出来的,只要你选好地址,朕自然没意见。”

“咦?”

朱棣忽然轻咦一声,指着一张图纸问道:“这些是什么东西?”

陈堪伸着脖子,看清图纸上画的东西之后,解释道:“这是臣准备用来训练将士体能的东西。”

朱棣有些疑惑:“训练体能的东西?”

陈堪指着图纸解释道:“陛下请看,这叫单杠,是训练将士臂膀力量的地方,这些木桥,训练的是将士的平衡力,这个叫做刺网,训练的是将士的爬行能力,这是......”

听着陈堪的介绍,朱棣的眼睛开始亮了起来。

他抬起头,目光灼灼的看向陈堪:“这是炼体之术,陈小子,你还会炼体之术?”

“炼体之术?”

陈堪的话音一顿。

什么炼体之术他当然不会,但正所谓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,后世那么多军旅电视剧里面训练新兵用的都是这些东西。

于是陈堪依瓢画葫芦,就将这些东西画了出来,想着总该能有点用处。

但现在,怎么又和炼体之术扯上了关系?

朱棣肯定道:“不错,炼体之术一向为兵家不传之秘,你小子从哪里得来的?”

陈堪张了张嘴,他实在是不想再找借口糊弄朱棣,只得随口应道:“这些东西都是臣瞎琢磨出来的。”

“瞎琢磨出来的?”

朱棣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十个分贝,脸上还带着惊讶的表情。

陈堪点点头:“回陛下,确实是瞎琢磨。”

朱棣脸上瞬间露出狐疑之色:“难道你小子还是什么千古难遇的名将种子?”

陈堪赶忙否认:“陛下,这个玩笑就开得有点大了,臣只是觉得,对身体上每一个器官进行有针对的训练,相比胡乱的操练更能激发将士们身体的潜能而已。”

朱棣颔首道:“就凭你说出这句话,朕便可以让你独领五千大军。”

陈堪急忙摆手:“陛下高看臣了,臣从未上过战场,哪来领军的能耐,陛下这是在捧杀微臣。”

眼见陈堪极力否认自己,朱棣忽然正经起来:“你还别不信,你可知古时强军都是怎么训练出来的?”

陈堪疯狂摇头,他都没有怎么和军队接触过,怎么可能知道。

而朱棣牵起话头,便停不下来了。

他正色道:“以三国为例,曹操之虎贲军,刘备之白耳兵,公孙瓒之白马义从,皆是三国时期一等一的强军。”

陈堪就算再孤陋寡闻,这个几个军种的名字他还是听过的。

古代的特种兵嘛,强得一批那种。

不过这些军种是怎么训练的,他又没有穿越到三国,他怎么可能知道。

似乎是瞥见陈堪脸上的疑惑之色,朱棣解释道:“这些强军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,便与这炼体之术有关。”

陈堪被朱棣唬得一愣一愣的,自己弄出来的这个东西,这么有用的吗?

为什么我不知道?

朱棣继续说道:“只可惜自北元撤离中原之后,我汉人之兵书要义尽数被鞑子卷走,带不走的也一把大火烧成了飞灰。当真可恨,此生不杀光鞑子,朕誓不罢休!”

陈堪:“?”

不是说炼体之术和怎么训练特种兵吗?

怎么又扯到鞑子身上去了?

我不理解!

片刻之后,朱棣似乎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,连忙轻咳一声:“陈小子,你献上炼体之术,朕记你大功一件,有了这炼体之术,想必用不了多久,我大明又将多出一支不逊于贞观玄甲军的强军。”

陈堪点点头,不管怎么说,立功了总是好事。

虽然这功立得有些莫名其妙。

但这也再次证明了一个事情,后世的东西,不管再怎么寻常,拿到这个时代都属于降维打击。

而朱棣在夸完陈堪之后,也不再纠结炼体之术的问题。

他是帝王,就算面前摆放着再好的东西,也要保持不动如山的深邃。

刚才小小的失态了一下,已经是看在陈堪是自己女婿,是自家人的份上了。

于是,气氛忽然有些沉默起来。

朱棣翻看图纸的速度很快,不时的询问一下陈堪图纸之上的某座建筑的用处,或是询问一些看不太懂的地方。

而陈堪则化身解说员,不断的为朱棣讲解一些大明没有出现过的新事物。

君臣相得益彰,倒是颇有一些君胜臣贤的意思。

而在陈堪看不见的屏风之后,记录起居注的翰林学士也在奋笔疾书。

古有唐太宗与李卫公问对,今有陛下与靖海侯论练兵。

这些都是后世考察大明史实的重要依据,自然是要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。

陈堪自然不知道他已经留名青史,依旧在喋喋不休的朱棣讲解军事学院的细节和构造。

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,当两人终于放下手中的图纸,这才发现天色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暗了下去。

陈堪急忙起身告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