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9章 找寻(1 / 2)

甘省海拔高,多黄土。

从川省达县出发,到甘省定县,有近七八百公里的路程。

达县县政府派的是辆双排座的解放牌卡车,车上的四名同志要去甘省参加一个种植技术方面的经验交流活动。

后车厢拉着军绿色的篷布,里面还带了一些作物种子以及改良工具之类的,都是交流时要用到的。

途经另外两个县城时又上了两拨人,多搬上来一些东西,大家都兴高采烈地相互打招呼,后上的人都坐在后车厢,在行驶途中还常常传来一阵阵歌声。

虽然路途颠簸,但好在人多热闹,走走停停,也不急着赶路。

卡车晃晃悠悠地开到第三天中午时,才到达甘省定县。

苏桐坐在车上摇摇晃晃地差不多睡了一路。

定县和会宁县相邻,只隔几十公里。

卡车要拉参加交流的同志以及种子工具去指定地点集合。

路过汽车站时,苏桐和他们告别,提着行李下了车,并谢谢他们一路的照顾。

达县的那位负责人热情地邀请苏桐跟他们一起去会场,他可以帮她打听打听有没有去会宁的便车,苏桐婉言谢绝了。

大部分路程都走完了,没必要再麻烦人家了。

她在汽车站等了半个小时后,便上了一辆开往会宁县的长途汽车。

车很挤,主要是人不坐满司机不发车。

还好苏桐上车早,在角落里找了个座位,一路上鸡鸭鹅叫,孩子哭闹,妇人对骂,很是热闹。

苏桐似乎并未受到干扰,只静静地看着车窗外苍茫的浑黄。

天快黑时,汽车才摇摇晃晃驶进了会宁县汽车站,喷出一口长气,停了下来。

苏桐一路找到会宁县政府招待所,才进去住下。

她的介绍信是达县公安局出具的,工作人员看了都很客气。

这年头,基本上只有政府招待所才配有电话。

苏桐给达县公安局打了个电话,让公安同志帮忙传话给林力——“已安全抵达会宁县”。

这是林力对她提的“最基本要求”。

他要随时了解她的情况,否则老大回来后,他没办法面对老大的“狂风暴雨”。

第二天一早,苏桐上了去往横山镇的班车,然后又坐了驴车,从横山镇到达吴老太的娘家双沟子村。

入目是满目的黄土,和一排排高高低低的窑洞。

苏桐手里提着县城里买的一兜子饼干和水果糖,她抓了把水果糖上前,跟村口打闹的小孩子套近乎,很容易就俘获了一帮孩子的信任。

当她问到有谁的爷爷奶奶在家,想去讨口水喝时,有一个叫刚子的男孩立刻举起了手喊道:

“去我家!我家最近!我奶奶在家!”

说着,连同妹妹桃子“先下手为强”,一左一右地拉着苏桐的手,在一众羡慕的眼神中,将她拉到了自家的窑洞门口。

苏桐没有进去,等刚子叫出了他的奶奶,她才上前打招呼。

刚子奶奶看见苏桐,倒是愣了愣。

会宁县是有名的贫困县,横山镇又是会宁县里最不起眼的镇子,这双沟子村一年上头都没几个外人来。

苏桐这一身出众的气质打扮出现在这里,便显得格外惹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