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盏幽幽灯火有些摇摆不定,即使距离颇为遥远,依然可看到那灯光所成的颤动的黑影。
今夜有南风拂掠而来,吹来的气息夹杂着不知名的芳香之气。
少年只觉得很心怡,于是便贪婪的猛吸了几口,才缓缓的吐了出来。
少年的目光略显惊异的望着那边山的孤灯,竟顿生出心心相惜的感觉来。然而只持续了片刻,少年便收回了心神。
他并不知道那盏灯的主人是谁,所以他觉得猜测也是无用。
也许明晚就只有他一人夜观天星,然后点一盏明灯照亮孤寂的夜。
可少年明白,下一个夜晚会来得很晚。
因为白天将会很长。
他明天将要接触一个崭新的世界,一个他孤陋寡闻的修行之旅。
对于这日后的修行,其实他知道的也甚多。他也曾尽力幻想着那些修炼场景,他从一个根基较差,碌碌无为的毛头小子,通过日复一日的刻苦修炼,经历万重磨难。得大道最终成为拯救天下苍生万民的英雄,名扬天下而又难觅踪迹逍遥四海的世外之人。
虽然名利确实深得人心,纵使这天下第一正派,向来以品行高尚得称的青云中人,也难拒名利。
普通的弟子也想着当一回首座,甚至掌门。
确实,修炼者各有各的初心,且这些初心往往都是违背了修炼之道的本意。
修炼之道,分为俩道。使人脱离世俗之困惑。。继而心无旁鹜,静如止水,此所谓悟天道。悯万千之生灵,渡生灵之轮回,继而心有所成,此所谓悟人道。渺感万物而怜惜众生,此所谓修天道与人道。
修炼的最高境界,便是天道与人道相辅相生,继而天人合一。
这是少年从一本不起眼的书中所得。那书还是不久前与上官雪一同入那藏书之所通天阁中偶然发现的,也是本极为平常的书,然而对少年来说,这本书已经决定了少年日后的修炼之心,也就是修炼初心。他的初心,便是参悟天人二道。
渡众生也包括渡自己。
自己不能渡,如何渡众生。
这是少年猛然悟出的道理。
刹那间,他明白了众生为何而活。
世间芸芸众生皆为自己而活。更有其为他人而活。
众生皆是在修行,众生皆悟人道,只是感悟尚浅,只因他们大都贪恋世俗,追求自身,所以只是渡他们本身,而不是众生。
少年认为,自己不应该如同那些人,他拥有更高的人生追求。他不仅要感悟完整的人道。还要感悟天道。他要做一个脱离尘世的人。
可他本就身处尘世,这是注定的。这个追求不可能实现。
若是这般,何来脱世之说?
少年无法理解,他发现书中所言与现实之间的差距相差甚远。甚至无法实现。
夜凉风吹过,拂打在少年的额上。
少年明白了。
所谓的脱离俗世,只是自我认知,一厢情愿罢了。
既然注定要活在世间,怎能不为自己而活。
众生没有错。那些书中的雅句也没错。
所以目前,他只想一心为了自己,他也只能为自己。
所谓人道和天道。究竟是有多遥远?
少年叹观夜空,觉得极为遥远,如同今后的路。
夜渐深,少年伏于文案之上,时而回想起白天的一幕幕,时而幻想着明天。他还是对以后充满好奇与期盼的。
许久,他似是忘了什么,他猛地伸出手,自胸口摸出一件东西。
打开层层包裹的青纱布,那跟黑色的棍子安静的躺在文案之上。只是散发着幽微的莹莹绿光。
那绿光很是柔和,安详,仿佛一个熟睡的生灵。
自那日幻境之中,前世张小凡的执念出现并消失以后,这黑棍便是再也未曾有过任何异动。静静的待在少年的怀中,与他形影不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