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宝十一载,正月。
前往江南查案三月有余的杨钊返回京师,回奏的结果却是一无所获。
其实,杨钊本可以栽赃嫁祸将幕后黑手指向李林甫的,只是那样太过刻意恐会惹来皇帝猜疑,所以,才没有那样做。
不过,他虽然没有直接陷害李林甫,却并非什么都没有做。
三个多月的时间,足以让某种流言蜚语烟消云散,也足以让某种传言愈演愈烈。
虽没有直接的认证物证指向李林甫,但朝廷内外早有传言,江南大案的起因与宰相派与公子派的争斗有关,而遇害的三州刺史又都是公子派的人,所以真相便不言而喻。
李林甫、杨钊与集贤公子,眼下这三方依旧属李林甫势力最强,集贤公子次之,杨钊居末。
江南大案一出,李林甫以为是集贤公子们为了对付自己不惜自断臂膀,而真相却并非如此。
江南东道为公子们的势力范围,江南西道则在李林甫的门生掌控之下,江南富庶乃大唐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,无论是阴谋诡谲的朝堂纷争,还是明刀明枪的战场征伐,钱粮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样。
所以,即便选择自断臂膀,集贤公子们也绝不会选择放弃江南东道。
既然三州刺史被杀一案非李林甫所为,亦非公子们自断臂膀,那剩下的可能性便只有一种,江南大案的幕后黑手是杨钊,这个妄图在两强相争中壮大自己的第三势力。
其实,集贤公子们很清楚与杨钊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,可是,眼下集贤派与宰相派之间已至必须有一方倒下之势。
所以,他们没得选,若不与杨钊联手铲除李林甫,那杨钊便会毫不犹豫的倒向对手,与之一起铲除他们集贤派。
虽说单拿出来杨钊一方乃三大势力中最弱的一个,但正是这一最弱势力却处于左右局势的关键低位。
而且朝堂之争各取所需,相互利用是再平常不过了,公子们需要借杨钊之手铲除李林甫,却要接受杨钊可能会尾大不掉的恶果。
而杨钊一方面需要铲除李林甫这一绊脚石,一方面也需要借此壮大自己在朝中的势力。
江南一案发生后,李林甫这一宠臣于皇帝心中的忠诚大打折扣。
这位纵横官场数十载的权相已然垂垂老矣,一边有少年英才的集贤派,一方有新晋得宠的杨钊,被其霸占十余载的相位恐怕离易主之日不远了
面对于自己极为不利的形势李林甫并非坐以待毙,却是无计可施,若只是与对手争强弱,比诡计他不可能会输。
可是,若想挽回他渐渐失去的于皇帝心中的信任却绝非易事,而这一点正是决定他与集贤派之争最终胜负的关键所在。
原本已至不惑之年,加之因焦虑于眼下局势,这位身居相位十余载的老相爷是愈发苍老,愈发憔悴了。chapter;